本文作者:linbin123456

未来十年决定成败的根本因素是什么?

linbin123456 04-03 20
未来十年决定成败的根本因素是什么?摘要: 未来十年决定成败的根本因素是什么?现如今,许多商业领袖都是在学习和体验经典竞争模式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。大多数大型公司都活跃于边界清晰的行业中,销售着类似的产品,通过追求规模经...
微信号:18621393321
添加微信好友, 获取更多信息
复制微信号

未来十年决定成败的根本因素是什么?
现如今,许多商业领袖都是在学习和体验经典竞争模式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。
大多数大型公司都活跃于边界清晰的行业中,销售着类似的产品,通过追求规模经济、提升效率和质量等能力来获得竞争优势,同时遵循着一套分析周密、规划详尽和执行专注的流程。
然而,传统的战略战术已不再适用于当今世界。在所有行业中,竞争正变得越来越复杂和动态。

行业边界越发模糊,产品和公司的生命周期日渐缩短,技术的进步与颠覆迅速改变着行业
经济、政治和竞争的高度不确定性显而易见,并很可能在可预见的未来仍将持续存在。

未来十年决定成败的根本因素是什么?

因此,除了传统的规模优势,企业现在还要应对新的竞争维度,即构建可塑造的环境、适应不确定的形势以及在严酷的环境中生存

为此,它们需要采用全新的视角,而且,此时的赌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大:
在过去60年中,顶尖公司与底层公司之间的业绩差距每年都在不断扩大。
今天的商业领袖正在处理短期内复杂的竞争问题,但他们还必须超越当下的局势,更深入地理解什么是未来十年决定成败的根本因素。
我们认为,以下五个主题将成为新竞争环境下众多企业关注的焦点。
提高组织学习的速度;
利用多企业的生态系统;
现实与数字世界的双重竞争;
想象并利用新创意;
面对不确定性时的复原力。
简而言之,竞争逻辑早已发生改变,即从一个产品稳定、竞争对手明确的可预测游戏转变为一个复杂、动态、跨越多个维度的游戏。
了解这一点并能据此重新调整组织的企业领导者,将最有可能在下一个十年赢得制胜先机!
一、习速度的竞争
在商业领域,终身学习素来重要。
正波士顿咨询公司创始人布鲁斯·亨德森50多年前的观察所得,随着经验的积累,企业通常都能以预期的速度降低边际生产成本。
但在传统的学习模式中,重要的知识是静态且持久的,比如学习如何更高效地生产某种产品或执行某个流程。
未来则需要开发组织的能力进行动态学习,即学习如何做出新生事物,以及利用新技术掌握学习的方法。
今,人工智能、传感器和数字化平台已经大大增加了学习的机会,但在21世纪20年代,学习速度的竞争将至关重要。
充满动态和不确定性的商业环境要求企业更多地关注发现和适应,而不仅仅是预测和规划。
因此,企业将越来越频繁地使用人工智能并扩大其使用范围,提高了学习的竞争门槛。
这些优势将产生“滚雪球”效应,企业学习速度越快,越能提供更好的产品、吸引更多的客户、积累更多的数据,从而进一步增强其学习的能力。
例如,网飞的算法从该公司的视频流媒体平台获取用户的行为数据,自动为每个用户提供动态的个性化推荐。
由此他们提升了产品质量,保留了更多用户在平台上,延长他们停留的时间,于是产生了更多数据,进一步推动了学习循环。
然而,学习改进静态流程的传统挑战,与推动整个组织持续学习新事物的新要求是迥然不同的。
因此,若想在学习速度的竞争中取得成功,就不能仅仅将人工智能应用到现有的流程和结构中,恰恰相反,企业还需要:
将数字化纳入日常议程,囊括所有与学习相关的技术模式,包括传感器、平台、算法、数据和自动决策。

将它们连接并整合在学习架构中,能够以数据发展式的速度学习,而不是受制于较慢的科层式决策。
开发新的业务模式,能够创建动态的个性化客户洞察,并据此行动。
二、生态系统的竞争
经典的竞争模型假设由不同的独立公司生产类似的产品,并在边界明晰的行业内竞争。
但是,技术已经大大降低了沟通和交易成本,削弱了科斯(Coasean)的理论逻辑,即“诸多商业活动可以合并到几家垂直整合的公司内部”的理论。
与此同时,行业的不确定性和颠覆性要求单个企业更具适应性,这使得商业环境越来越具有可塑性。
企业目前已有机会影响市场的发展以谋求自身的利益,但他们只能通过与其他利益相关者协作才能达成。
在上述力量的推动下,基于生态系统协作的新型产业架构正在兴起,该生态系统是由若干公司构成的、复杂的半流动网络,这些公司挑战了部分传统的商业假设。
生态系统模糊了企业的边界,例如,优步和来福车(Lyft)等平台企业在很大程度上依赖“零工经济”的劳动者,他们不是直接雇用员工,而是成为大量临时自由职业者的聚合平台。
生态系统还模糊了行业界限:
例如,汽车生态系统不仅包括传统供应商,还包括网络连接、软件和云存储供应商。
生态系统还模糊了合作者与竞争者的区别,例如,亚马逊虽然与第三方商家是共生关系,但它也通过销售自有品牌与这些商家竞争。
一些数字巨头公司的发展已经证明,成功配置生态系统可以获得超额回报。
事实上,世界上许多规模最大、盈利能力最强的公司都是基于生态系统的企业。
例如,阿里巴巴本身并不直接履行大多数职能,而是通过建立平台,将制造商、物流供应商、营销人员和其他相关服务提供商,以及终端用户都连接起来,从而引领中国庞大的电子商务市场。
通过将商业活动分散到大型企业或个人群体中,阿里巴巴生态系统能迅速适应消费者的需求,并且具有很强的可扩展性,这些特征让阿里巴巴的营收在过去5年实现了44%的年均复合增长。
企业如何打造生态系统的总体范式尚未成熟,但以下几个关键因素正变得越来越明晰:
采用完全不同的战略视角,遵循外部导向、一致化的平台、协同演化、涌现和间接货币化等可接受的原则。
明确公司在一个或多个生态系统中可能扮演的角色,并认识到不是所有公司都能成为协调者。
确保公司不仅为自己,而且为整个生态系统创造价值。
三、现实世界与数字世界的双重竞争
当下最具价值、增长最快的企业多为年轻的科技公司,它们运营的生态系统大多是数字化的。
但在零售、信息和娱乐等消费服务领域,唾手可得的数字“果实”似乎已被摘走。
随着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渗透,新机遇可能越来越多地来自现实世界的数字化。
这将频繁推动科技公司进入那些仍由老牌公司主导的领域,如B2B(企业对企业)和拥有长期专用资产的企业。

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

作者:linbin123456本文地址:http://www.hebys.cn/40741/发布于 04-03
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城投债券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