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作者:linbin123456

中国家长最爱的铁饭碗,博士都干不动了

linbin123456 04-07 14
中国家长最爱的铁饭碗,博士都干不动了摘要: 中国家长最爱的铁饭碗,博士都干不动了提到大学老师,不少人第一反应会觉得这是“神仙职业”的典范:社会地位高、福利待遇好、自带寒暑假,而且比起小初高老师,还多一份不用坐班的自在。...
微信号:18621393321
添加微信好友, 获取更多信息
复制微信号
中国家长最爱的铁饭碗,博士都干不动了 提到大学老师,不少人第一反应会觉得这是“神仙职业”的典范:社会地位高、福利待遇好、自带寒暑假,而且比起小初高老师,还多一份不用坐班的自在。 然而,这样的好命轮不到被戏称为“青椒”的大学青年教师们。 他们既要做到教书科研两不误,还得时刻盯着“非升即走”这把达摩克里斯之剑;不仅寒暑假要奉献给科研事业,就连双休都快保不住了。最后一看工资条,少得让人觉得“奋斗不值得”。 高校任教的围城,外人看了说前途大好,“青椒”看了只想说“快逃”。 01挤进高校,越来越难 对不少博士而言,熬到毕业的最大动力就是去高校任教、做科研。与之相对的,大多数高校招聘教师,博士学历也是最基本的门槛 曾经的博士,还是绝对的“稀缺资源”。2000 年,中国的博士毕业生数量才刚过一万 [1]。经过二十多年不断扩招,到 2022 年,博士毕业生已经增加到了 8.23 万 [2]。 按理说,年轻博士人才日益增多,高校教师队伍也该逐渐被“青春风暴”席卷,涌入更多“青椒”,朝年轻化的方向发展。 但事实是,近年来高校中的“青椒”占比不仅没高,还越来越低了。从 2014 年到 2020 年,中国高校 34 岁及以下的教师人数减少了 5.67 万人,比例从 37.79% 下降到了 28.54% [3][4]。 可见高校并不是每年都能吸纳那么多“新鲜血液”,博士与高校招聘之间已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,造成的结果便是高校教师的入职标准水涨船高。 们梳理了不同层次共 20 所高校对青年教师的招聘要求,并对其进行词频分析,发现博士们在应聘时,既要卷论文和项目的数量、质量,也要卷毕业院校、博后经历、海外研修。甚至,连本硕学校层次都可以成为博士们被“优中择优”的一环。 层层筛选下,能笑到最后的,只剩 360° 无死角的“六边形战士”,难怪有人吐槽: 原来招的是博士啊,看难度我还以为要招的是院士呢。 而且,修炼成“六边形战士”的时间也不能太长,大部分高校在招聘时都给出了“入职年龄不超过35岁”的标准,一些头部高校甚至卡到了 32 岁 [5]。 同样是三十多岁,自己的同学硕士毕业的时候就进了大厂,虽然现在要担心被优化裁员,但至少挣了不少钱;而想进高校的博士,还在为“入职第一关”抓耳挠腮。 如果说 985、211 这样的头部高校把入职要求拉高,还属情理之中,可以理解。可如今 35 岁以下、博士加论文起步的风,甚至都已经吹到了部分发达地区的大专院校 [6]。 就业的毒打,无人能幸免。 02非升即走,青椒渡劫 好不容易“上岸”心仪的高校,“青椒”们的喜悦也持续不了太久,因为留下才是苦难的开始 万恶之源便是“非升即走”的聘用制度:学校会先暂时聘用“青椒”六年,在此期间,他们需要完成科研、教学上的各类 KPI,等通过晋升考核,才能拿到长期聘用的合同,否则将面临失业危机。 我们统计了社交平台上有关“非升即走”的讨论,发现“青椒”们提及最多的便是与考核挂钩的科研、教学和行政。 “青椒”刚入职,就得打起十二分精神投身科研事业,与之密切相关的论文、项目、基金、成果等词汇出现的频率尤其高。
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

作者:linbin123456本文地址:http://www.hebys.cn/41308/发布于 04-07
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城投债券网